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为开好“形势与政策”课,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整合资源,打好组合拳,从师资、内容、形式等方面推进教学改革,增强思政课立德树人实效。
一、严格开课要求,开足学分学时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教社科[2018]1号)、《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等文件精神,苏州城市学院每学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课,网上4课时的理论学习,线下4课时的讲座,确保每个学期8课时。为着力提升线下“形势与政策”课程效果,苏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实际学情,协同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党委学生工作部等多部门,精心组织开展本学期授课工作,共开设线下“形势与政策”报告114场,覆盖全校三个年级8623名学生。
二、精准把握教学内容,实施专题化教学
“形势与政策”教学要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充分体现思政课的时效性,让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带着热气”进课堂。为推进课程内容建设,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2023年下辑)》,拟定了“认识国内形势,理解大政方针”“放眼国际局势,胸怀两个大局”“关注区域动态,强化责任担当”“聚焦苏州特色,服务地方发展”四个专题,每个专题下设2-3个选题,围绕国际局势、国情、省情、市情进行整体设计和集中备课,紧扣时代脉搏,精开理论富矿、紧密联系实际,凸显融城特色。
三、优选名师名家讲座,配齐建强“大师资”
上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责任重大。提升“形势与政策”课程效果,重点在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做好专职教师培训的同时,按照“优中选优”的原则,培育辅导员队伍作为重要支撑,特邀校内外知名教授、专家作为重要补充,持续夯实以专职队伍为核心,兼职队伍同向发展的队伍结构。本学期除专职教师外,共有8位校领导、5位校外专家、16位辅导员参与“形势与政策”授课,授课主体更加多元,视野更加开阔。
“形势与政策”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一直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本学期的“形势与政策”授课圆满结束,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从加强组织管理、优化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等几个方面着力,促进“形势与政策”课提质增效。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