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助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切实发挥思政课教师关键作用,夯实立德树人主阵地,3月27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党建”领航赋能,“传帮带”互促共进系列活动第二场——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交流研讨会在尊师楼314举行,研讨会特邀苏州大学国家级思政名师工作室办公室主任林慧平副教授指导。副院长唐强奎、全体思政课教师参会,会议由唐强奎主持。
林慧平老师紧紧围绕“如何实现职业身份转变,从专业(专题)的研究者转为思政课程教师”“如何实现从上好‘一堂课’向上好‘一门课’的发展”两个核心问题,深入剖析优质课程设计的三大要素。她指出,学情分析是实现思政课程优质课程设计的前提条件,熟悉教材并实现课堂教学话语转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核心要务,讲课技巧是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形式助力。同时,她结合自身多次参加各级各类思政课教学竞赛的经验,从教学设计、时间把控、语言表达、教姿教态等方面对思政课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提出针对性建议。
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张昉围绕《思想道德与法治》专题一中“如何认识人的本质”作现场教学竞赛预演,林慧平、李颖、马明策等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精准指导。大家认为要有效区分竞赛课和常态课,建议选题以小见大,坚持问题导向,结构清晰,重点突出,体现教学的科学性和逻辑性,同时注重多种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和互动性。
唐强奎在总结中指出,本次活动通过专家讲解、教师教学竞赛预演、专家“把脉”与指导,探讨“如何把思政课讲深、讲透和讲活”,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学院党委高度重视青年教师的成长,将积极致力于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共促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学院也将持续关注青年教师的教学困惑,深化与优势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协同联动,帮助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痛点难点,进一步培养他们教学内容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创新、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推动思政课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马克思主义学院)